诺必寡前为夫轻,后为信。夫轻必寡信,多易必多难。前半句教我们不要轻易答应,只要答应认真实践,不要失去信任,后半句教我们不要轻视我们遇到的事或对手,否则我们在做这件事的过程中一定会失去信心和必要的准备。“轻诺必寡信”出自老子的《道德经》第六十三章。

“道德经”,也叫“道德真经”、“老子”、“五千言”、“老子五千字”,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,是中国古代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,是春秋时期(即李耳)写成的一部著作。道德经是上下两篇,原篇《德经》、下篇《道经》,不分章节,后有《道经》37章在前,第38章后面是《德经》,共分为81章。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完整的哲学著作。
到公元前206年至公元200年间,《道德经》被奉为道教经典,有学者认为《道德经》分为八十一章,其中道教的九九归一思想在内容的分割上还未免牵强。但是道德经前三十七章讲道,后四十四章,简单地说,道是体,德是用,两者不能等同。到清代魏源第一次打破这种惯例,而《道德经》共六十八章,相对地保持了每章的完整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