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河南企业白象食品,因“帮扶残疾人、在经营困难时肩负企业的责任和担当、坚持独立运营”冲上热搜,被网友怒赞——国货泡面之光。
对于网友的关注与热议,白象在官方微博中表示:“我象只是认真做好自己。”尽管如此,低调行事的白象,还是收获了网友的一波野性消费。
白象自发家之初,依靠对商机的准确判断,成功抢占下沉市场,但发展到巅峰之后,却也犯下对手曾经的错误。此后尽管几度挣扎,依旧一蹶不振。
此次沉寂多年的白象,再度翻红,背后的原因是什么?
01
曾经的方便面“霸主”
上世纪八十年代末,河南粮食厅管辖下的白象食品厂正式成立。
然而,好景并不长,由于产品单一及质量问题等原因,工厂多年亏损,甚至一度面临倒闭。这一局面直到1996年才得以扭转。
这一年,如今的“白象食品”负责人姚忠良接手“白象”,并进行了一系列整改,全力进军下沉市场。

而在与前辈华龙(今麦郎的前身)的激烈酣战中,后起之秀白象迎来了一个机会。彼时,在下沉市场占据绝对优势的华龙,开始转身进军高端市场。
这让一直徘徊在下沉市场的白象,看到了转机。它果断下调产品价格,以“一元面”在下沉市场站稳了脚跟。
2000年,白象食品成为了中国最大的粮食系统制造企业,这样野鸡变凤凰的故事,吸引了无数投资人的加入。
为稳固自己的地位,白象在2003年又推出“大骨面”,这一定位于“营养与健康”的细分产品甫一面市,便火爆全国,上市当年,销量就突破了1亿包。
白象迎来了自己的黄金发展期。
2007年,白象方便面年产量达到74.3亿包,年销售额52亿人民币,并在之后陆续推出了各种各样的新款产品,成为了康师傅和统一之后的,又一大“国民方便面”品牌。
然而,沉浸在大骨面奇迹中的白象,竟将原本1元的袋装面,直接涨价至2.5元。不料另一边,虎视眈眈的今麦郎,却从中端市场开始反扑,上架定价1.5元的“大今野”。
在一涨一降中,消费者用脚做出了投票。白象在下沉市场日渐势微。
为挽救颓势,2011年白象转而研发鲜面食,并创办了“福喜面食工坊”这一品牌。

然而,鲜面食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,这个被给予厚望的品牌,成立不到三年时间,就因为扩张过快、店铺成本高、利润低等原因宣告失败,最终连河南都没走出去。
当白象想要重回方便面赛道时,却惊愕的发现,市场格局早已成形,生存处境日益艰难。
这也是此次白象冲上热搜后,很多人反映“现在超市里都看不到白象方便面”的内在原因。
02
白象为何会再度翻红?
商海沉浮,本就波谲云诡,商机往往稍纵即逝,白象几度沉浮,好在依然在坚持做好产品。因而,再次出现在公众视野,表面上白象是因为公益走红,实际上是消费者被产品征服。
产品研发
回看白象的发展,其实一直在不断研发新产品、开拓市场、升级品牌。
白象最出名的产品是大骨面。2003 年,白象率先开发了国内第一款骨汤方便面产品。
随后,白象汤面新品层出不穷,老母鸡汤面、辣牛肉汤面、金汤酸菜鱼面、招牌猪骨汤面……
除了自身下功夫钻研,还联合中国农科院、北京营养源研究所等科研单位建立市学研合作。
截止至2018 年,白象食品方面声称:引进和自主研发的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工艺达四十多项,累计实现专利500余项。

近几年,白象还积积极推出新款,产品线横跨方便面、挂面、面粉等。而且,在各大竞争对手纷纷涨价的当下,白象方便面依旧主打低价,这也是网友们直呼其良心的重要原因。
营销推广
白象品牌一度较为保守,十分钟情于在电视台投放广告,错过了互联网高速发展的红利期。不过后来也跟上了年轻一代的步伐,邀请岳云鹏出任品牌代言人,品牌也在各大电商平台进行直播,取得了一定的网络声量。
在2020年的“双十一”购物节中,白象食品在天猫、京东、 拼多多等社交电商平台广泛开拓明星直播、宠粉补贴、爆款预售等年轻人喜爱的、易参与的玩法来调动参与热情,总销售额猛增360%。
其中,在刘涛、陈赫、李静和沈鹏等一众明星站台直播的带动下,明星直播方便面品类出货总量第一。纵观全年,白象食品2020年在电商平台销售额同比2019年增长76%,增速超同行业方便面稳居第一。
如今,趁着流量的东风,品牌影响力更是持续走高。
渠道拓展
早在2019年,白象食品就已经拥有17家子公司,销售渠道覆盖中国30多个省份,在巅峰时期,其销售额曾达到50多亿元,带动了数十万人就业,是当之无愧的“绩优股”。
近几年,白象不仅深耕国内市场,还将目标瞄向海外市场。

2021年4月,白象食品与印中经济合作商会达成战略合作,推动旗下的产品在印尼落地,加速拓展东南亚市场;同年6月,与南非驻华大使馆签署长期战略合作协议,促进白象食品在南非的落地和发展;与海尔、茅台等民族品牌一切进入了联合国采购促进会……
目前,白象食品已经走进了欧洲、亚洲、美洲等40多个国家,持续在海外市场发力。
03
小结
从三十余年的发展历程来看,白象的人生虽然坎坷,但贵在一直坚持认真做自己,在走红之后也依旧低调行事,市场证明了白象的实力与根基,好产品大家看得见。
只是,被网友野性消费助其爆红出圈的白象,是否会像鸿星尔克一样爆红之后又逐渐“无人问津”呢?毕竟情怀有用,它可以将网友的激情转化为购买力,但激情终归是短暂的。
热度过后,能够真正长久支撑“野性消费”的必定不是网友的“心疼”,如何能在历史积淀的基础上与时俱进,加强创新与研发,才是白象等国货们应该思考的问题。